一楼一凤全国信息平台_凤楼信息茶楼的官方网站_风楼阁全国信息2024登录入口

奉献于人类健康事业

共创人类健康财富

科学研究

Scientific Research

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罗敏敏所长来生物所开展学术交流

作者:科研处和产业转化处 发布时间:2025-06-06 13:53:42 浏览次数:

    2025年5月30日,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所长、资深研究员罗敏敏博士应邀来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生物所”),以《抑郁症的多层次神经调控疗法》为题开展专题学术讲座,系统探讨抑郁症的神经机制与创新疗法,为抗抑郁药物及神经调控技术研发提供新思路。生物所所长王佑春教授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科研骨干和研究生参与了交流讨论。


    抑郁症是一种高发性精神疾病,目前全球患者超3亿人,重症患者自杀风险显著增高。罗敏敏研究员首先阐释了抑郁症的关键症状、神经调控机制及当前主流疗法(如药物和电休克疗法)的局限性,并在讲座中重点展示了其团队在多层次神经调控领域的突破性进展,研究发现氯胺酮在特定脑区引发抗抑郁作用的新机制,开发出的新型氯胺酮衍生物显著增强疗效并降低副作用;基于相关信号通路在电休克疗法(ECT)中的作用,创新提出急性间歇低氧疗法(aIH),其疗效与氯胺酮及ECT相当;同时,团队优化基因治疗及深部脑刺激(DBS)技术,通过调控前扣带回活动,在动物模型和临床患者中观察到良好抗抑郁效果。这些成果为重度抑郁症治疗构建了统一框架,奠定了新治疗策略的理论基础。

    交流过程中,双方就神经调控技术的临床转化、动物模型验证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罗敏敏研究员还参观了全国医学灵长类研究中心、灵长类实验动物饲养繁育设施、灵长类动物行为学研究平台和生物所所史馆,深入了解了生物所在人类健康和疫苗研究等方面的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

    此次讲座为生物所科研人员创造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契机,有效拓宽了在神经调控与疾病模型构建领域的视野,激发了创新探索热情。生物所将依托灵长类实验动物资源和技术特色优势,加强与相关研究领域的合作交流,进行老年性疾病和神经精神疾病模型的智能化开发,强化跨学科人才培养,提升基础研究与临床转化应用能力,推动科研与产业融合迈向新高度。

终审:imbcams
×

用户登录